高库存俨然已成为其供应链条上的“堰塞湖”
近年来,我国的制造企业迎来了迅速扩张壮大的良机,然而一旦遇到“高库存”问题,则难免谈之色变。这其中,以服装、家电等快消品制造企业最为突出。
如果有人问,国内传统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控上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,或许很多企业回答“高库存”。对于制造企业来说,高库存俨然已成为其供应链条上的“堰塞湖”,对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都构成极大挑战。
从服装行业本身固有的特性——流行性和季节性来看,服装制造企业存在一定的库存是不可避免的。《现代物流报·首席供应链官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按照服装企业的惯例,一般品牌正常销售 (指的是最低零售折扣在5折以上)库存率在35%~45%之间,这些库存一般分为三部分:一是品牌厂家,库存15%~20%(按照执行15%退货率,外加备货);二是区域总代理,库存5%-10% ;三是加盟商,库存占到10%~15% 左右。
但以这样的库存标准衡量,我国服装行业能保证平均水平库存的企业并不多,反而普遍呈现出一路上扬态势。从2011年开始,服装纺织类企业的高库存问题开始显现。而到了2012年,这一问题表现尤甚,甚至被业内视为服装、鞋类企业的“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
截至2012 年8月29日,纺织服装业已公布的80家上市公司中报数据中,上半年的库存合计高达671.66亿元,其中66家公司的库存超亿元。有11家公司的库存超10亿元,雅戈尔、红豆股份、际华集团、美邦服饰和森马服饰这样的知名企业库存皆超过10亿元。
在高库存压力下,各服装企业使尽浑身解数,近两年来采取了关闭门店、打折促销、尝试多品牌战略应战等措施,以消化“高库存”。然而实际情况是,纺织服装公司的存货至今仍然持续攀升不见下降。
据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10月31日,纺织服装业有8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存货数值,合计达768.16亿元,相比2012年前三个季度的725.44亿元,上述81家公司存货合计同比增长6%。在上市81家上市公司中,有14家上市公司存货超过10亿元。其中,存货榜排名前10的上市公司,其存货合计近500亿元。其中,雅戈尔存货最高,为239.53亿元;黑牡丹次之,公司存货为59.68亿元;红豆股份位居第三名,公司存货为45.01亿元。
用鞋服分析师马岗的话概括:“如果把目前全国库存的服装拿出来卖,只怕三年都卖不完。”这一说法虽然被鞋服行业集体否认,但消化周期需要达到一至两年的预期已经在业内得到认可。库存之高,不免令人咋舌。
当然,高库存的阴霾不只笼罩着纺织服装行业,家电产业同样有此遭遇。
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,家电产业也开始遭受极为严重的库存挑战。其中,空调行业更是成为库存危机下的“重灾区”。截至2011年12月底,国内空调企业库存量突破1198万台,超过金融危机冲击下的2008年2月时的1174万台历史高点。如果再加上全国商家的库存量,2012年初,国内空调业面临的库存压力高达2200万台,已经创出了近5年来的新高。
“高库存”意味着高成本和高风险,它就像一座“堰塞湖”,栓塞住了制造企业与供应链条上下游企业的有效衔接,并且随时都有决堤的风险,令广大企业受伤不已。
首先,对于广大制造企业来说,如果过季库存超过3年,减去其货损值、仓储成本等,不仅很难给企业带来利润,还会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包袱。大量的产品库存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,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率下降,导致企业无法大量更新产品,销售下滑,资金问题加剧,以致很多纺织服装企业陷入亏损的泥潭。
以九牧王为例。据了解,2012年起九牧王已现销售疲态,本应完成27.5亿元的销售额,同比增长21.8%,但实际上仅增长15.24%,远不及2011年的增速(34.78%)。而其业绩下滑的背后,正是九牧王居高不下的存货水平。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,九牧王仍有7.01亿元存货压顶,几乎逼近历史最高水平。
行业老大李宁更是因为高库存问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。2012年财报显示,存货周转天数由上一年的72天增加至90天,存货达9.2亿元。导致全年营收同比减少24.5%,毛利大跌36.9%,利润亏损19.79亿元。2013年,仍然亏损近3亿元。此外,为了消化库存,李宁公司以减少库存、提升新品比例以及回购等方式来帮助经销商清理存货,这项被称作“渠道复兴”的计划让李宁付出14亿元以上的代价。
另外,当国内多家服装企业申请IPO时,过高的库存也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。这是因为陷入高库存泥潭的企业,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更高,会引发市场对企业经营实力的质疑。
拿素有“男人衣柜”之称的海澜之家来说,2012年5月申请IPO被拒,正是因为高库存所致。2011年年底存货合计38.7亿元,占资产总额的56.94%,其中库存商品达到15.2亿元。而淑女屋、舒朗服饰等IPO被否的服装企业,库存率同样居于高位,大都超过资产的四五成。“高库存”带来的痛苦远不止于此,对于整个制造业供应链条来说,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:一方面,当生产企业库存过高,会导致供应链上游供应商订单量减少,同时品牌对生产的需求量会呈下降趋势,进而波及品牌的代工工厂的生产;另一方面,当一线品牌库存积压严重,将会采取通过促销扩大销量的手段以消化库存,相应的消费者对二三线品牌的需求量就会减少,严重影响二三线品牌的生产和企业的发展。“库存问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犹如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一只骆驼,当高库存问题真正爆发的那一天,无论是对于制造企业还是相关供应链条来说,都将是巨大的冲击。‘去库存’成为目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。”深圳市普路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书智接受《现代物流报·首席供应链官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海腾顺达帮您提供电子元器件一站式配套服务
芯片的好坏决定产品的未来
柜台地址: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2号新中发一层1363柜
公司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28号泛亚大厦1302
相关资讯
同类文章排行
- 赛普拉斯全新EZ-PD CCG3控制器简化USB Type-C主机、配件以及电源适配器设计
- 将超低功耗进行到底 TI全新MSP430 FRAM MCU发布
- 未来国内芯片业并购将遇估值困境
- 高通入门级4G芯片骁龙210搅局低端市场 直击联发科胜算几何?
- 移动处理器战场拼杀激烈 LTE成巨头必争高地
- 比亚迪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落成
- 元器件供应商纷纷转型 挺进终端市场需谨慎
- 三个月!360路由为何如此短命?
- 中国互联网与国际对接20年,手机是第一上网终端
- 联发科高调秀肌肉 4G市场仍是高通独大
最新资讯文章
- 让机器实现人类的“举一反三” “迁移学习”成就新一代“AI+”
- 手机行业2016年度热搜词盘点
- 拂去虚火 VR迎来理性成长产业路线清晰
- 新材料之王——石墨烯应用方向日渐明朗 制备工艺优化是关键
- GaN优势独特 将成为无线领域主要半导体材料
- 32位MCU崛起 抢滩物联网市场本土厂商耕耘有道
- 苹果OLED面板年需求1亿组 能轻易让韩厂独食吗?
- “袖珍”无人机来袭 用怎样的应用场景来承接这一巨大市场
- FTF2016大咖秀:美好愿景正与技术并驾齐驱 恩智浦演绎智慧创想未来
- 这9家主流芯片厂商捧热了无人机
您的浏览历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