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le Pay顺利走进英国 在中国或再遭延期
苹果公司是全球消费类电子的创新先驱,“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”是其真实的写照。然而在NFC移动支付技术上,苹果的进展并没那么顺利,尤其是在中国市场。之前宣称的iOS 8.3会支持中国市场的移动支付,结果也是无声无息。
6月9日,苹果公司发布了最新的操作系统iOS9、OSX和Watch OS,再次强调新系统对移动支付的优化,并且公布了目前Apple Pay在美国取得的市场规模(美国排名前100家商户,将近一半会在今年接受Apple Pay服务),除此7月Apple Pay将正式开进英国,iOS9还完成了Apple Pay对加拿大的支持,对应的服务也会在今年秋季正式登陆加拿大。然而,苹果对中国市场的进展却只字未提,可见Apple Pay进军中国还将延期。
分析来看原因主要有三:一是苹果同中国银联的利益分成没谈拢;二是Apple Pay存在安全隐患;三是同行竞争太激烈。首先,移动支付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,之前,中国大陆的1500万台POS机都是中国银联的,成千上万家零售店、百货公司都是用银联卡作为支付手段,银行从中收取佣金获益,长久以来活得十分滋润,而现在突然来个苹果,要求用它的手机来支付,并且要跟你分成,有多少公司愿意接受呢?尽管这是一件方便大众消费的事情。更重要的是,在收取的佣金比例上也值得商榷。在美国,Apple Pay可以得到2%的银行交易费中的0.15%,而这在中国银联看来显然高了,另外消费者每次使用银行卡,苹果还额外收取半美分,这样收费在中国银联看来也是不合理的,况且中国银行都有比较成熟的网络销售渠道,没有必要因为Apple Pay而放弃利润。其次,苹果公司的移动支付并非独家技术,中国银联自己也可以开发,为何一定要用苹果的呢?这两年,中国银联、运营商和手机终端一起合作推动采用Android系统的Android Pay支付终端,就是对苹果最有力的抗击,就算结果仍不温不火,但也不会松口让苹果进来。
还一大原因就是安全性问题。自“棱镜门”事件之后,中国就加强了对国际相关公司的戒备,去“IOE”化、“芯片国产化”趋势渐成,更何况在美国本土,有犯罪分子利用苹果移动支付验证系统的漏洞盗取用户信息、导致上百名好莱坞明星隐私泄露的事件。从国家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层面考虑,Apple Pay进入中国市场也是很难。消费者方面,也对缺乏获取Apple Pay交易生成的数据途径以及技术成本心存疑虑。除此,来自外部的竞争也给苹果不少阻力。谷歌和三星目前也已经开发出移动支付技术,来势汹汹。目前,苹果iPhone 6、iPhone 6 Plus和Apple Watch都支持NFC移动支付,而三星Galaxy S6、Galaxy S6 Edge、Galaxy Note 5、Gear也都支持移动支付,且今年2月三星斥资2.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LoopPay的磁条扫描技术,已经实现NFC和磁条扫描双重非接触式支付,在美国的商户覆盖范围已达90%,直接对Apple Pay形成威胁。还有微信6.2版本近日也顺势推出了“指纹支付”功能,配合优化之后的收款二维码,拓展微信支付的线下市场。
由此可见,苹果虽然是移动支付技术创新的先驱,但并不代表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非常顺利。创新思维上难以超越,但是模仿会永不停歇。别忘了,这一点恰是中国企业的必杀技。
相关资讯
同类文章排行
- 让机器实现人类的“举一反三” “迁移学习”成就新一代“AI+”
- 手机行业2016年度热搜词盘点
- 拂去虚火 VR迎来理性成长产业路线清晰
- 新材料之王——石墨烯应用方向日渐明朗 制备工艺优化是关键
- GaN优势独特 将成为无线领域主要半导体材料
- 32位MCU崛起 抢滩物联网市场本土厂商耕耘有道
- 苹果OLED面板年需求1亿组 能轻易让韩厂独食吗?
- “袖珍”无人机来袭 用怎样的应用场景来承接这一巨大市场
- FTF2016大咖秀:美好愿景正与技术并驾齐驱 恩智浦演绎智慧创想未来
- 这9家主流芯片厂商捧热了无人机
最新资讯文章
- 让机器实现人类的“举一反三” “迁移学习”成就新一代“AI+”
- 手机行业2016年度热搜词盘点
- 拂去虚火 VR迎来理性成长产业路线清晰
- 新材料之王——石墨烯应用方向日渐明朗 制备工艺优化是关键
- GaN优势独特 将成为无线领域主要半导体材料
- 32位MCU崛起 抢滩物联网市场本土厂商耕耘有道
- 苹果OLED面板年需求1亿组 能轻易让韩厂独食吗?
- “袖珍”无人机来袭 用怎样的应用场景来承接这一巨大市场
- FTF2016大咖秀:美好愿景正与技术并驾齐驱 恩智浦演绎智慧创想未来
- 这9家主流芯片厂商捧热了无人机
您的浏览历史
